更多分类
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时间: 2025-08-20 15:23:47 | 作者: 开云体育app莱斯特城赞助商
本申请属于植保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可探测到植物目标,自动对靶,实现多通道独立喷雾、间歇喷雾的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
在果园生产中,为果树施肥、除病虫害,大都采用喷洒的方式。即,将肥料或药物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配成溶液,运用一定的喷雾压力将溶液喷洒在果树的叶片上。根据果树种类和大小的不同,喷洒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对于低矮的果树能够使用手动喷雾机喷洒,但高大的果树对于人的身高来说较高大,相对用药量大,如仍采用手动喷雾,一是效率低,二是喷洒难度大,不易喷洒均匀,三是对于人体、周围环境的污染严重。所以人们研究了针对高大作物的自动连续喷雾机,实现了喷雾的自动操作,但这种喷雾机无论有无植株,一旦启动,就连续喷洒,大约只有25%的药液可以被利用。针对这个缺点,研制一种通过探测装置检测有无植株,并根据探测结果决定是不是喷雾的自动对靶喷雾装置,实现间歇喷雾。传感器一般都会采用超声传感器、微波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等。其中,超声传感器的控制技术复杂、造价高;微波传感器易受到通信设施的限制,且控制技术复杂、使用经济性较差,不适用于农业,且造价较高;图像传感器的造价较高,使用经济性也较差,且图像器件的镜面容易沾上灰尘、水珠和药滴等,会严重影响使用效果,对靶精确度有待提高。
上述自动对靶喷雾装置虽能轻松实现自动对靶,但药液即使喷洒到农作物上也有较大部分的滑落,不能很好的被作物利用;此外,由于作物的冠层较厚,只能喷洒到作物的表层,不能很好的穿透作物冠层喷到作物的内层,致使喷洒不均匀,未起到非常好的喷施、除病虫害的作用。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设备效率低、喷洒难度大、不易喷洒均匀、对人体和周围环境污染严重、农药浪费大、技术复杂、造价高、经济性较差等技术问题,通过多通道出风与红外对靶喷施技术,实现各通道的独立探测与喷施,出风口与喷射角度均可调整,具有多点对靶,喷施方向性好,气流场分布调节灵活等特点,在减少农药浪费的同时,明显地增加雾滴的穿透与沉积均匀性,改善施药效果。
技术方案:一种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包括机架、药箱、导流器、风机、液泵、移动台、动力源和风管,所述药箱、风机、动力源设在机架上,风机与动力源相连,移动台设在机架底部,风管与风机相连,导流器设在风机内,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红外对靶装置、喷施总成装置和后盖弧形罩,所述红外对靶装置由一组红外测距传感器和PLC控制器组成,红外测距传感器设在风管出风口处,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与PLC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所述喷施总成装置由药管、喷头和电磁阀组成,所述PLC控制器输出端与电磁阀连接,喷头设在风管出风口的中心,红外测距传感器探测方向与喷头喷雾方向一致,所述液泵通过药管与药箱连接,喷头和液泵通过电磁阀相连,所述后盖弧形罩与风机相连,后盖弧形罩侧面出风处与风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组红外测距传感器是由10个独立的红外测距传感器组成,所述风管设有10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处设有一个独立的红外测距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10个出风口左右各分五个设在机架两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LC控制器中设有A/D模块,所述PLC控制器标定距离为30cm-100cm阈值范围。
2. 通过采用多通道出风,可调节的喷射角度,具有喷施方向性好,气流场分布调节灵活、多点对靶等特点。
3. 在减少农药浪费的同时,明显地增加雾滴的穿透与沉积均匀性,改善施药效果。
5. 出风口与喷射角度均可调整,具有多点对靶,施药气、雾角度可调,能根据靶标特征实现气雾流场差异化分布,可在不同冠层厚度处给予不同的风量、药量,大幅度的提升了药液的利用率,减少农药的浪费及对环境污染。
6.风送式果园喷雾机替代高压喷枪在果园中施药可节省农药约20%,但因风送式果园喷雾机在整个施药过程中进行连续喷雾,在树与树间的空挡也不间断作业,造成了约25%-45%的农药没有在作物上沉积而流失;本申请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的试验根据结果得出,与传统的高压喷枪施药相比可节省农药约45%-70%;与普通风送式喷雾机施药相比可节省农药30%-50%;与一些静电喷雾机施药相比可节省农药约10%-20%,显著提升了农药的利用率和防治效率、可大幅度地减少农药使用引起的环境污染。
7. 产品成本低廉,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可以广泛生产并不断替代现有材料。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药箱,3、导流器,4、风机,5、液泵,6、移动台,7、药管,8、PLC控制器,9、动力源,10、喷头,11、风管,12、红外测距传感器,13、电磁阀14、后盖弧形罩。
如图1所示,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包括:机架1、药箱2、导流器3、风机4、液泵5、移动台6、动力源9和风管11,导流器有利于将旋转的气流转化为轴向气流,降低气流的紊乱程度,提高出风速度,降低压力损失,节约功率,所述药箱2、风机4、动力源9设在机架1上,风机4与动力源9相连,移动台6设在机架1底部,风管11与风机4相连,导流器3设在风机4内,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红外对靶装置、喷施总成装置和后盖弧形罩14,所述红外对靶装置由一组红外测距传感器12和PLC控制器8组成,红外测距传感器12设在风管11出风口处,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12与PLC控制器8输入端相连,PLC控制器8处理红外测距传感器12测得的距离反馈信号,所述喷施总成装置由药管7、喷头10和电磁阀13组成,所述PLC控制器8输出端与电磁阀13连接,喷头10设在风管11出风口的中心,红外测距传感器12探测方向与喷头10喷雾方向一致,所述液泵5通过药管7与药箱2连接,喷头10和液泵5通过电磁阀13相连,所述后盖弧形罩14与风机4相连,后盖弧形罩14侧面出风处与风管11相连,采用弧型设计,可实现轴向进风、径向出风,内部气流阻力小,提高了风量的有效利用率,增大了出口的轴向风速和出口均速,使雾滴二次雾化,喷幅大、穿透力强、喷雾较均匀,有效地增加了雾滴在枝叶反面的沉积,减少用药次数及单次用药量,农药利用率高,实现了精准、高效、环保的施药,改变气流方向的同时减少风量损失,提高风机工作效率。
本申请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动力源9带动风机4转动,通过后盖弧形罩14轴向进风、径向出风与风管11连接,设置在每个出风口的红外测距传感器12发射红外线中的接收器接收从果树上返回来的红外线,通过处理转换成距离信号输入PLC控制器,通过程序控制,若信号在程序中标定的阈值范围内时,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开始喷药。若信号不在标定阈值范围内电磁阀不打开,停止喷药。
如图1所示,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包括:机架1、药箱2、导流器3、风机4、液泵5、移动台6、动力源9和风管11,导流器有利于将旋转的气流转化为轴向气流,降低气流的紊乱程度,提高出风速度,降低压力损失,节约功率,所述药箱2、风机4、动力源9设在机架1上,风机4与动力源9相连,移动台6设在机架1底部,风管11与风机4相连,导流器3设在风机4内,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红外对靶装置、喷施总成装置和后盖弧形罩14,所述红外对靶装置由10个独立的红外测距传感器12和PLC控制器8组成,风管11设有10个出风口,红外测距传感器12设在风管11出风口处,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12与PLC控制器8输入端相连,PLC控制器8处理红外测距传感器12测得的距离反馈信号,所述喷施总成装置由药管7、喷头10和电磁阀13组成,所述PLC控制器8输出端与电磁阀13连接,喷头10设在风管11出风口的中心,红外测距传感器12探测方向与喷头10喷雾方向一致,实现多点对靶功能,所述液泵5通过药管7与药箱2连接,喷头10和液泵5通过电磁阀13相连,所述后盖弧形罩14与风机4相连,后盖弧形罩14侧面出风处与风管11相连,采用弧型设计,可实现轴向进风、径向出风,内部气流阻力小,提高了风量的有效利用率,增大了出口的轴向风速和出口均速,使雾滴二次雾化,喷幅大、穿透力强、喷雾较均匀,有效地增加了雾滴在枝叶反面的沉积,减少用药次数及单次用药量,农药利用率高,实现了精准、高效、环保的施药,改变气流方向的同时减少风量损失,提高风机工作效率。
本申请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动力源9带动风机4转动,通过后盖弧形罩14轴向进风、径向出风与风管11连接,设置在每个出风口的红外测距传感器12发射红外线中的接收器接收从果树上返回来的红外线,通过处理转换成距离信号输入PLC控制器,通过程序控制,若信号在程序中标定的阈值范围内时,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开始喷药。若信号不在标定阈值范围内电磁阀不打开,停止喷药。
如图1所示,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包括:机架1、药箱2、导流器3、风机4、液泵5、移动台6、动力源9和风管11,导流器有利于将旋转的气流转化为轴向气流,降低气流的紊乱程度,提高出风速度,降低压力损失,节约功率,所述药箱2、风机4、动力源9设在机架1上,风机4与动力源9相连,移动台6设在机架1底部,风管11与风机4相连,导流器3设在风机4内,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红外对靶装置、喷施总成装置和后盖弧形罩14,所述红外对靶装置由10个独立的红外测距传感器12和PLC控制器8组成,风管11设有10个出风口,10个出风口左右各分五个设在机架1两边,红外测距传感器12设在风管11出风口处,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12与PLC控制器8输入端相连,PLC控制器8处理红外测距传感器12测得的距离反馈信号,所述喷施总成装置由药管7、喷头10和电磁阀13组成,所述PLC控制器8输出端与电磁阀13连接,喷头10设在风管11出风口的中心,风管11的出风口与风管11之间活动连接,各出风口与喷头10喷射角度均可调整,具有喷施方向性好,气流场分布调节灵活、同时在每个通道出风口处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可实现多点对靶等特点,在减少农药浪费的同时,明显地增加雾滴的穿透与沉积均匀性,改善施药效果,所述液泵5通过药管7与药箱2连接,喷头10和液泵5通过电磁阀13相连,所述后盖弧形罩14与风机4相连,后盖弧形罩14侧面出风处与风管11相连,采用弧型设计,可实现轴向进风、径向出风,内部气流阻力小,提高了风量的有效利用率,增大了出口的轴向风速和出口均速,使雾滴二次雾化,喷幅大、穿透力强、喷雾较均匀,有效地增加了雾滴在枝叶反面的沉积,减少用药次数及单次用药量,农药利用率高,实现了精准、高效、环保的施药,改变气流方向的同时减少风量损失,提高风机工作效率。
本申请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动力源9带动风机4转动,通过后盖弧形罩14轴向进风、径向出风与风管11连接,设置在每个出风口的红外测距传感器12发射红外线中的接收器接收从果树上返回来的红外线,通过处理转换成距离信号输入PLC控制器,通过程序控制,若信号在程序中标定的阈值范围内时,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开始喷药。若信号不在标定阈值范围内电磁阀不打开,停止喷药。
如图1所示,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包括:机架1、药箱2、导流器3、风机4、液泵5、移动台6、动力源9和风管11,导流器有利于将旋转的气流转化为轴向气流,降低气流的紊乱程度,提高出风速度,降低压力损失,节约功率,所述药箱2、风机4、动力源9设在机架1上,风机4与动力源9相连,移动台6设在机架1底部,风管11与风机4相连,导流器3设在风机4内,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红外对靶装置、喷施总成装置和后盖弧形罩14,所述红外对靶装置由10个独立的红外测距传感器12和PLC控制器8组成,风管11设有10个出风口,10个出风口左右各分五个设在机架1两边,红外测距传感器12设在风管11出风口处,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12与PLC控制器8输入端相连,PLC控制器8处理红外测距传感器12测得的距离反馈信号,所述喷施总成装置由药管7、喷头10和电磁阀13组成,所述PLC控制器8输出端与电磁阀13连接,PLC控制器8中设有A/D模块,工作稳定,寿命长,通过编程可标定测得距离在30cm-100cm阈值范围内时打开喷施总成装置中的电磁阀进行喷药,同时在一些范围内调节红外对靶喷雾装置的喷雾延迟时间,喷头10设在风管11出风口的中心,风管11的出风口与风管11之间活动连接,各出风口与喷头10喷射角度均可调整,具有喷施方向性好,气流场分布调节灵活、同时在每个通道出风口处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可实现多点对靶等特点,在减少农药浪费的同时,明显地增加雾滴的穿透与沉积均匀性,改善施药效果,所述液泵5通过药管7与药箱2连接,喷头10和液泵5通过电磁阀13相连,所述后盖弧形罩14与风机4相连,后盖弧形罩14侧面出风处与风管11相连,采用弧型设计,可实现轴向进风、径向出风,内部气流阻力小,提高了风量的有效利用率,增大了出口的轴向风速和出口均速,使雾滴二次雾化,喷幅大、穿透力强、喷雾较均匀,有效地增加了雾滴在枝叶反面的沉积,减少用药次数及单次用药量,农药利用率高,实现了精准、高效、环保的施药,改变气流方向的同时减少风量损失,提高风机工作效率。
本申请果园多通道红外对靶风送喷雾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动力源9带动风机4转动,通过后盖弧形罩14轴向进风、径向出风与风管11连接,设置在每个出风口的红外测距传感器12发射红外线,反应迅速、体积紧凑,可实现高精准测距,PLC控制器8中的接收器接收从果树上返回来的红外线,通过处理转换成距离信号输入PLC控制器,通过程序控制,若信号在程序中标定的阈值范围内时,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开始喷药。若信号不在标定阈值范围内电磁阀不打开,停止喷药。与传统的高压喷枪施药相比可节省农药约45%-70%;与普通风送式喷雾机施药相比可节省农药30%-50%;与一些静电喷雾机施药相比可节省农药约10%-20%,显著提升了农药的利用率和防治效率、可大幅度地减少农药使用引起的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木质生物质转化利用 2. 绿色包装材料
1. 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应用 2. 造纸法再造烟叶、新型烟草开发 3.生物质资源基油田助剂(封堵、驱油和钻井) 4. 改性植物纤维开发
一种适用于果园、农田喷洒农药的机动自走式多功能农药喷雾机的制作的过程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