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知识
技术知识时间: 2024-12-18 19:21:43 | 作者: 开云体育官网莱斯特城赞助商
向新而行,是县域经济实现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平顶山高新区夯实科学技术人才支撑、安阳内黄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阳羊山新区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这样的努力正在中原大地不断涌现,一项项突破正积小成大、培育发展新引擎,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强劲新动能。
本报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张晓锋 李星叡)11月8日,记者获悉,平顶山高新区鑫卓飞公司与平煤神马集团近日成功签约。
“得益于‘百名博士进高新’活动,企业与河南城建学院何国峰博士团队合作取得重要成果,给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CEO赵进才高兴地说。
面对千帆竞发、不进则退的区域竞争新态势,平顶山高新区牢牢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全力集聚优秀人才,夯实科技支撑。
该区出台《“百名博士进高新”产学研合作工作办法》和《高层次人才激励办法(试行)》,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服务保障。
以产业界和学术界人才双向流动为路径,携手位于平顶山的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共建产业研究院,并以“真干活、干真活、真干出来活”为目标,探索实施“三百”行动,解决产学研融合问题。
百名博士进企业。去年6月启动“百名博士进高新”产学研合作活动,引导人才智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方位建立校企合作新关系。
百名高管进课堂。先后三次组织区内50余家企业百余名高管赴浙江大学等,开展“走出去”培训活动,多维度提升企业家素能水平。
百家企业进高校。组织企业到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与博士科研团队面对面交流,助力校企合作科研思路向科研行动、科研成果转化。
其中,“百名博士进高新”活动启动以来,政府、企业、博士团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项目“铁三角”合作伙伴关系,该项举措获评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批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在产学研融合发展中,企业找人难、人才入企难的问题较为常见,“百名博士进高新”实现了“企业有所需、博士有所用”的双向奔赴。
平顶山学院飞博士与高新区企业合作开发了“基于出线套管的环网柜局部放电监测装置”,大大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智能化程度。
“‘百名博士进高新’活动畅通了理论与实践的通道,让我对专业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有效提升了我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能力。”飞说。
人才与企业紧密携手,慢慢的变多的技术难题被破解,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平顶山华邦公司与河南城建学院博士团队合作,共同研发阻燃材料,优化增韧剂配方;平顶山学院学科带头人程世平教授与荣腾公司联合,开展“智能化土壤检测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等研究,让农业企业增添科技元素……
高新区还通过建立项目合作需求信息库、博士人才信息库、服务保障库“三个库”,搭建产学研常态化信息桥梁,解决校企信息沟通不对称问题。
目前,高新区已为企业精准匹配合作博士60多名,解决企业急需难题10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个,在技术攻关、项目研发、课题研究等领域有力推进了校企产学研融合创新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下一步我们将以“百名博士进高新”为引领,持续稳固政府、企业、博士团队形成的科研项目“铁三角”合作伙伴关系,积极为平顶山本土博士资源充实“娘家”、找对“婆家”、促成“亲家”,形成企业创新发展和博士人才双向奔赴、双向受益的合作局面。
本报讯(记者 李林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通讯员 刘小方)11月9日,在位于内黄县的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宇医疗”)产品展厅内,一台红外光灸机器人正在进行AI治疗“神操作”。
“这个机器人有多神奇呢?就拿治疗腰痛来举例,在屏幕上点击散寒除湿功能,机器人就能把艾灸、红外光作用至命门穴、腰阳关穴等关键穴位,为患者缓解疼痛。”翔宇医疗产品部讲师焦越洋介绍。
医疗器械产业是我国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近年来,内黄县将康复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打造,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鼓励康复产业园区内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目前,内黄县康复产业园区已入驻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企业45家,拥有170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300多个,起草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0项。此外,该园区还建设了河南省康复医疗设施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实现了面向康复设备行业的设计研发管理、流程控制优化、智能生产管控、产品远程诊断的数字化转型。
在内黄县,这只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设立生产基地到建设研发中心,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产业项目在该县落地生根、集聚成片,康复产业园、农机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走进位于内黄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星光农机(河南)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为即将下线的拖拉机作最后检测和调试。“我们开发了大马力拖拉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智能喷药多功能机、辣椒收获机等,农机智能化水准不断提高。”星光农机(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德明说。
近年来,内黄县锚定农机发展现代化目标,采取以商招商、链条招商、三方招商等精准策略,建设中国农业机械装备(内黄)产业园,提高农机“智造”水平,打造百亿级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内黄县中科智能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俄罗斯大马力拖拉机制造项目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约,解决大马力拖拉机项目在技术上的难题,实现了以商招商目的,吸引了上下游企业入驻,构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明显地增强了产业集聚效应和竞争力。截至目前,内黄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已累计签约项目32个,已落地制造业项目16个,总投资55.81亿元。
与此同时,内黄县依托地形优势,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沿黄百万千瓦级平原风电基地,预计到2025年全县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152兆瓦;规划建设静脉产业园,重点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垃圾处理利用产业,同时发展污水处理等配套产业,推动绿色低碳生态循环发展。
今年上半年,内黄县还对50多家企业实施“建档入库”精准培育,引导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化发展道路,目前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7家。
新型工业化是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内黄县始终践行新发展理念,锚定高水平发展这个第一个任务,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围绕壮大新产业、研发新产品、攻克新技术目标,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发展集群发力、向“新”而行。
本报讯(记者 卢松 刁良梓 通讯员 米军)11月9日,信阳市羊山新区谷麦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该公司总监、党支部书记甘忠亚介绍:“我们的自动化生产车间,七八名工人就能控制200多台机器,节约了人力成本,生产效率也大幅度的提高。”
在距离谷麦光电1.2公里处的今上半导体(信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成功搭载智能化机器,AGV智能机器人按照指令在生产线上来回穿梭,自动伸缩机械臂精准抓取生产器件。该公司设备科经理吴晓飞骄傲地说:“生产线,通过降本增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精细度。”截至目前,该公司智能化改造已陆续投资4.5亿元,安装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设备3000台,产能增长了20%、良品率提升了2.2%。
为加快推进电子信息和绿色家居两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羊山新区、信阳经开区聚焦产业提速转型,深入实施机器换人、智改数转等技改行动,建成绿色工厂4个、智能工厂(车间)5个,万华生态无醛智能生产线获评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场景,星原科技设备改造提升填补了信阳市五轴联动机床设备的空白。
机器换人、智改数转,产业发展有了新引擎,新质生产力的动能更足,这一切不能离开企业的创新。羊山新区、信阳经开区坚持协同创新,搭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层次地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区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中原学者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21个,建成众创空间3家。同时,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头部、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构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头、上下游公司参与、高校院所支撑的创新联合体,积极“借脑”研发,实现“引智”创新。
万华禾香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吴义强院士团队,成立省级绿色大家居产业研究院;谷麦光电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推动关键核心研发技术攻关。随着一项项关键核心研发技术取得突破,科创之花在全区竞相绽放。据统计,羊山新区、信阳经开区企业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21项,2023年规上工业公司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0%。
科学技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羊山新区、信阳经开区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动力不足改革补、资源不足服务补”,优化战略布局、整合要素资源、完善支持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