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知识
技术知识时间: 2024-07-16 13:31:32 | 作者: 开云体育官网莱斯特城赞助商
中国棉花看新疆。得益于独特的光热条件,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培养面积、商品调拨量连续28年傲居全国第一。2022年,新疆棉花种植培养面积占全国超80%,产量占比超过90%,创历史新高。
从3月底开始,棉花春播在天山南北陆续展开,目前已经接近尾声。连日来,记者奔走在全国植棉大县、全国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聊发展、谈变化,记录下棉花种、收、加工全产业链发生的深刻巨变。
沙雅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缘,近些年棉花种植培养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左右,位居全疆前列。4月23日,在距离县城80公里的塔里木乡,记者看到,一望无垠的棉田里,株株棉苗顶开地膜,露出嫩芽,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全乡21万亩棉花基本播种完毕,借助大型机械以及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春播速度大幅度的提高,由原来的一个月压缩到现在的10天,一台播种机一天能播种上千亩。”塔里木乡党委委员郑维东介绍,现在植棉的主体已经由棉户变成了合作社。
穿过枝头泛绿的胡杨林,来到央塔克巴什村。在万里之星农民合作社小院内,旋耕机、播种机、大马力拖拉机等农机排成排,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垛成垛。10多名工人三两结合,对一辆辆农机进行改造。
合作社负责人马鹏程忙个不停。1990年,他从四川老家来到新疆,分到了13亩棉田。2012年,他发起成立了合作社,带着亲戚流转5000多亩土地种棉花。
“原来都是家家户户分开种,近10年都是合作社统一种,省时省力。”马鹏程说,原来农户顶多买一两台小农机,现在合作社一买就是几十台大农机,“你看这台大马力拖拉机,要100多万元,那台采棉机是400多万元,光这院里的农机就值1000多万。”
不仅是农机“鸟枪换炮”。这两年,随着高标准良田的持续推进,慢慢的变多的地块实现了从“巴掌田”到“大条田”,从“低产田”到“高效田”的转变,这为合作社提供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一批专业合作社成长起来。由10家合作社组成的沙雅县德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辐射周边5个行政村,种植总面积2万亩,带动种植户1200多户,为棉农提供田间管理、生产服务、技术推广等生产托管服务,年纯收入2000余万元。
“目前沙雅县有种植类合作社200多家,最少的种植培养面积也都超过1000亩,慢慢的变成了植棉的‘主力军’,持续带动植棉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沙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斯拉吉丁·买买提说。
车间内,上百台5米多高、10米多长的采棉机正在流水线上组装;车间外,已经售出且在上个采棉季大展身手的采棉机排成排,专门返厂维修保养;厂区内,驾驶员培训班、技术人员培训班开得如火如荼。
销售展厅内,10多个型号的采棉机、播种机、喷雾机一字排开,引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咨询者。“这台3行自走式圆捆打包采棉机,售价228万元,政府补贴40万元;那台6行自走式圆捆打包采棉机,售价458万元,一台能抵1500人手工采摘,比国外进口的便宜200万元左右。”销售人员话语里透着自豪,“原来新疆棉田里都是国外进口的采棉机,现在国产成了‘主角’!”
企业技术人员介绍,放眼国际,采棉机属于典型的技术集成型高端农机,研发投入耗资巨大。作为全国最大棉产区,新疆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采棉机研制工作,但始终未能攻破核心技术,高端采棉机一直受制于人,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进口率一度在90%以上。
2018年,钵施然作为浙江援疆企业,到沙雅县投建智能农机有限公司。从最初的牵引式到眼下的自走式,从3行到6行,从箱式到圆捆打包,企业先后在采棉机领域取得178项专利,批量生产的多款采棉机填补国内空白。过去两年,企业连续保持400台以上的销量,2022年产值突破5亿元,成为国内采棉机行业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铁建重工、现代农装、天鹅股份等多家农机企业纷纷进入新疆,在采棉机自主创新上获得突破,攻克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在内的多项“卡脖子”技术,在采净率上不断赶超外资品牌,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些中国企业搭建起了高效、便捷的售后服务体系,在采棉季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赢得了棉农的认可。
行业统计数字显示,国产采棉机在新疆市场占比超过八成,慢慢的变多的“中国造”在新疆棉田里闪耀着“国货之光”。
穿梭在沙雅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纺织企业间,能看到棉花到棉纱再到棉布甚至成衣的全过程。
走进新疆利华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纱梭飞旋,工人们在纺纱、挡车、落筒、成品包装等各个岗位上忙碌。今年一季度,这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5倍,实现了开门红。
“目前,我们在沙雅县建立百万亩优质棉种植基地及86万锭纺纱生产线,打造了前端种植、后端纺纱的联动发展模式,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就业3600余人,有力推动了沙雅县纺织产业的发展。”新疆利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原国防说。
来自江苏的阿克苏正伦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织布企业。进入一号织布车间,3条特宽幅浆纱生产线台高速喷气织机高速运转,成批的坯布源源不断地输出。正是看重当地的原料优势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企业负责人在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以商招商”从江苏又引进两家织布企业,共同发展。
企业家高凤琴,同时担任着新疆守信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沙雅守信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沙雅金松实业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她说,跟随沙雅县棉花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脚步,事业越做越大,也见证着沙雅县从“卖棉花”到“卖布”“卖衣”的棉花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在我们园区,已经集聚了5000台喷气织机,年产164万锭纺纱、80万套服装,今年又启动了棉花秸秆和棉油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长棉花产业链。”沙雅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宋晔说,全县近50%的棉花已就地转化为纺织产品,棉花产业慢慢的变成了推动沙雅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